鲁网8月9日讯(记者赵洪斌通讯员马艳玲)近年来,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以“有事找支部,有事支部找”治理品牌为抓手,通过强化组织建设、完善治理机制、优化服务路径,构建起上下联动、多元协同的村级治理体系,让“支部”成为破解村级难题、呼应群众期盼的“主心骨”。
支部守在“家门口”,群众遇事“找得到”。街道锚定基层组织建设、治理阵地建设及治理机制建设三大关键领域,构建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格局。建强基层组织,今年来,先后调整村党组织书记4名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15名,全覆盖开展村干部专题培训5期,推动党员亮身份、亮承诺。建好治理阵地,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职能作用,配置综合受理、信访事项、法律服务、警务服务4个窗口,整合村级各类闲置场所,建设“村民议事厅”等交流空间。建优治理机制,建立“支部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响应等工作机制,创新打造“小微问题群众调、疑难问题专家调、热点问题代表委员调、民生问题议事调”“四调”工作等品牌,使治理工作提质增效。
支部主动“找上门”,难题解决“办得快”。推行“周三集中下沉日”,每周三,党建联合体干部固定到村现场办公,能当场办的当场办,需协调的带回“会诊”,杜绝“事事上报、层层请示”。推行“支部上前解题法”,支部主动深入群众,依托“民情茶社”“围农夜话”“遇四说事”等平台听诉求,将邻里纠纷、土地争议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。比如,民生物流园占地拆迁时,张举人村党支部书记针对潜在问题,带领包联网格员,提前入户了解情况、化解问题,整个拆迁过程没有一件信访。推行“问题回访跟踪模式”,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,安排专人定期对问题反映人进行回访,了解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,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。
支部带着“一起干”,治理成效“靠得住”。街道探索“支部牵头、党员包干、群众参与”的闭环工作模式,通过“火车头”引领法,推动村级治理工作取得实效。推动“村党支部—党员—村民代表—村民”的四级联动治理工作法,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,对合理化的建议及时采纳,并制定相应的治理举措,推动群众诉求与治理举措精准对接。设立党员责任区,每个党员责任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,包括环境整治、政策落实、矛盾纠纷化解等6方面,党员亮身份、作表率,带动村民从“旁观”转向“参与”。以德治引领乡风,通过修订村规民约、成立红白理事会、落实老年福利与学习奖励等举措,激励群众参与村庄治理。
在线炒股配资平台,湖北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